文/蓝书包

赞美少数民族文化的句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少数民族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口头文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部分少数民族的祝赞词,更是精彩纷呈,不仅语言丰富、意境优美,甚至从结构上来看,也是相当严谨的。肃北蒙古族祝赞词就是其中之一,听着唯美的歌词,就能将您带入辽阔的草原。

赞美少数民族文化的句子

逢大事好事必唱祝赞词

第一次听蒙古族祝赞词是几年前在鄂尔多斯举办的一次“那达慕”文学大会上,听着那优美的词语和句子,瞬间将自己带进了诗歌的意境。祝赞词,也称赞颂词,是蒙古族民间抒情性吟诵式口头文学,多在庄严肃穆的场合、节日或喜庆的仪式上吟诵,其词色彩绚丽、情真意切、感情奔放、语意激扬、自然流畅,是一种有一定韵调,兴致所至而一气呵成的有一定套式的自由诗。

赞美少数民族文化的句子

每当遇到敖包祭祀、那达慕盛会召开、老人祝寿、新婚嫁娶、婴儿诞生、小孩剪胎发、牲畜繁殖、毡包落成及贺新房之时,那口若悬河的祝颂者便会献上吉祥的诗章,送上美好的祝福。赞颂自然万物、天地山川、生产生活,消灾祈福,以祈求老人长寿、新人幸福、小孩健康,畜牧业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民族振兴、国家繁荣昌盛!

赞美少数民族文化的句子

祝赞词多为劳动者集体创作

祝赞词是蒙古族人民对生活对人生热爱之情的体现,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美好善良的愿望,它给人以鼓励和希望,促使人积极生活,不断奋进。

祝词和赞词最初产生于劳动,是猎户、牧民的集体口头创作。祝赞词,最早由萨满祭词演变而来,原始宗教--萨满教出现以后,巫师(蒙语称“博”)借用这些古老的歌谣,或者加以改编,把祝词变成了萨满教的各种仪式歌。后来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独立的农业经济部门的出现,大自然被逐步认识,民间祝词和赞词也就逐渐消除了古老祝赞词那种原始宗教的色彩,而代之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经特定的礼俗,由特定的人吟诵,以对劳动生产的直接描述和对劳动成果的热烈赞美。

赞美少数民族文化的句子

祝赞词是最美的自由诗

肃北蒙古族祝赞词,是肃北蒙古民族在肃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长期的生活环境当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音律变化的口头自由诗,多运用比喻的手法,语言凝练,自然流畅,音韵铿锵,形象鲜明。

赞美少数民族文化的句子

用吟诵的方式表达其内在的含义,节奏对仗,不一定讲究严格的韵律,主要追求口语的自由旋律、朗朗上口、舒张流畅,抑扬顿挫。祝赞词大致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吟唱时,往往在开头交代吟唱祝词的原因和理由,即吟诵者要说明自己是以大家的意愿吟唱祝词的,然后对所要祝福的事物进行真实的描述与赞颂,最后在结尾部分表达对未来的祝福意愿。 祝词的中心内容部分,以所祝愿的事物、事件并按时间顺序变化的场景为描述对象。

赞美少数民族文化的句子

肃北蒙古族祝赞词作为一种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富有草原气息、以朗诵诗的形式出现,历史久远,具有一定的学术及研究价值。2010年肃北蒙古族祝赞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传承人展播

肃北蒙古族祝赞词之山西

赞美少数民族文化的句子

山西,肃北县蒙古族学校教师,中共党员。1958年10月出生于肃北县盐池湾乡,1979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蒙语文系,大学专科学历。1979年8月参加工作。肃北蒙古族祝赞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肃北蒙古族婚礼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蒙古族传统祝颂文化传承与发展委员会委员。八省区祝赞词大赛评委,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已为肃北培养出蒙古族祝赞词的传承人40多名。

投稿邮箱:343254522@qq.com

投稿须知:非遗项目、图片、视频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7人评论 , 39人围观)